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,,4月30日下午,化學工程學院黨總支組織師生到西安交通大學“西遷博物館”開展現(xiàn)場教學,。
1955年,,國務院決定上海交通大學內(nèi)遷西安。1956年,,一批專家教授為了祖國放棄優(yōu)越的物質(zhì),,義無反顧,,投身西部,應黨中央號召,,成立西安交通大學,。西遷60余年以來,西安交通大學培養(yǎng)了42位兩院院士,,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各類人才,,其中40%在西部工作。西遷博物館是對這段歷史的縮影,。
老一輩交大學者身上體現(xiàn)出“胸懷大局,、無私奉獻、弘揚傳統(tǒng),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”的“西遷精神”,,今天依然激勵著交大青年一代愛國愛校的情懷,實現(xiàn)中國夢的使命擔當,。
參觀的師生深受教育,,認為:黨總支在西遷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,既是一堂生動的黨史,、“四史”教育課,,也是對大家心靈的一次洗禮。一部交通大學的校史是中國新興教育發(fā)展的縮影,,折射出一個民族自強不息,、奮發(fā)圖強的精神,是知識分子家國情懷的集中反映,。他們以前瞻和超越現(xiàn)實的眼光開拓進取,,既是為學校的理想而奮斗,也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
作為高校老師,,我們要弘揚“西遷精神”,,做“四有好老師”,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,,在服務西安發(fā)展上比才干比貢獻,,在為學、為事,、為人上作示范,;將“延安精神”、“西遷精神”貫穿在育人育才教育中,,為祖國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,。
作為大學生,西遷精神對我們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,,我們要想老一輩學習,,聽黨指揮跟黨走,,與黨和國家、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,。在理想信念,、家國情懷、思想品德,、專業(yè)知識,、奮斗精神、綜合素質(zhì)上歷練自己,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鍛煉自己,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,。
